(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 江风:江边的风。
- 行客:指漂泊在外的人。
- 故园:故乡。
- 菜疃(tuǎn):种植蔬菜的小块田地。
- 壖(ruán):城郭旁、宫殿庙宇旁及水边的空地。
- 茆亭: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
- 戍(shù):军队防守。
翻译
海上的月亮在三更时格外洁白,江面上的风在七月里带着寒意。 长期漂泊在外,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勉强把这里当作故乡来看待。 小块的菜地依傍着城边的空地开辟,茅草亭子靠近水边安稳地立着。 在这萧条的南方戍守之地,我独自一人戴着儒生的帽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方戍守之地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海月三更白”和“江风七月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颔联表达了作者作为行客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尽管努力让自己适应异乡生活,但心中的那份眷恋依然难以抹去。颈联描述了当地的环境,菜地和茅亭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朴实的生活场景。尾联则突出了作者在这萧条之地的孤独,“独自戴儒冠”体现了他的文人身份和内心的坚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复杂心境。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 》 —— [ 明 ] 刘崧
- 《 题捕鱼图为郭士端赋 》 —— [ 明 ] 刘崧
- 《 寄孙子林白描芙蓉 》 —— [ 明 ] 刘崧
- 《 新年次钟彦卿 》 —— [ 明 ] 刘崧
- 《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 》 —— [ 明 ] 刘崧
- 《 遁迹山中日有幽事因即涧沐云卧草栖木食为四题与子中兄子彦弟同赋以自释涧沐 》 —— [ 明 ] 刘崧
- 《 夜宿丈溪道院喜赋和呈萧同知孙经历 》 —— [ 明 ] 刘崧
- 《 再怀伯兄子中时有同客兴国者从间道先归兄以道阻后期不果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