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岩

客游过端溪,心目旷烟水。 忽睹三洲岩,岿然俯清泚。 舣舟往从之,天风送高举。 岩深洞口暗,既入殊可喜。 玲珑若神剜,虚明自天启。 石门陈广乐,云液凝钟乳。 安知神仙流,羽化不自此。 玄鹤夕未归,落日空徙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东南,产砚石。
  • (cǐ):清澈的水。
  • (yǐ):停船靠岸。
  • (wān):用刀挖。

翻译

游客游历经过端溪,心和眼都沉浸在开阔的烟水景色之中。忽然看到三洲岩,巍然耸立俯临着清澈的水流。停船前去,天风吹送,使人感觉高高升起。岩石深处洞口幽暗,进入之后却特别让人欣喜。岩石玲珑好像是神仙用神力挖凿而成,洞内虚空明亮像是自然开启的。石门里陈列着宏大的音乐,云状的液汁凝结成钟乳石。怎能知道神仙之流,是不是从此地羽化升仙的呢。黑色的仙鹤傍晚还未归来,我在落日下徒然地徘徊倚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三洲岩的经历和感受。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客游过端溪,心目旷烟水”,表现出游览时身心的愉悦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三洲岩的雄伟和奇特,如“忽睹三洲岩,岿然俯清泚”“岩深洞口暗,既入殊可喜”“玲珑若神剜,虚明自天启”,展现了三洲岩的壮观和神秘。诗中还提到了石门内的奇妙景象,如“石门陈广乐,云液凝钟乳”,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最后,诗人以“玄鹤夕未归,落日空徙倚”结尾,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三洲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