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秋海棠次马中舍文明韵

自是东风第一流,不随桃李弄春柔。 驻颜谁与传丹诀,倾国天留艳素秋。 清极傅霜肌不粟,睡来侵月影还幽。 沉香亭畔如曾见,莫道杨妃得与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风:春风,代指春天。
  • 第一流:形容极其出众。
  • 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泛指春天的各种花卉。
  • 春柔:春天的柔美,这里指春天花卉的柔媚姿态。
  • 驻颜:保持容颜不衰老。
  • 丹诀:道家炼丹的秘诀,这里指保持容颜的方法。
  • 倾国:指容貌极美,使国家倾覆,这里形容秋海棠的美丽足以倾国倾城。
  •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 傅霜:覆盖着霜。傅,通“敷”,涂抹,这里指覆盖。
  • :因寒冷而发抖。
  • :靠近,这里指秋海棠的影子靠近月亮。
  • 沉香亭:唐时宫中的亭名,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沉香亭赏牡丹。
  • (chóu):相比,匹敌。

翻译

秋海棠自然是春风中最为出众的,不会随那些桃李在春天卖弄柔媚之态。 有谁能给予它保持容颜的秘诀呢,它那足以倾国倾城的美丽为这个秋天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它极为清冷,即便覆盖着霜,肌肤也不会因寒冷而颤抖,睡梦中它靠近月影,更显幽静。 倘若在沉香亭畔曾见过它,就不要说杨贵妃能够与之相比了。

赏析

这首诗以秋海棠为主题,通过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秋海棠的独特之美。诗中先写秋海棠不随桃李在春天争艳,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品质。接着描述秋海棠的美丽足以倾国,为秋天增添了别样的魅力。然后通过描写秋海棠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的姿态,以及它在月影下的幽静,进一步烘托出其坚韧和优雅。最后提到沉香亭,用杨贵妃作对比,强调秋海棠的美丽无可比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秋海棠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秋海棠的赞美之情。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