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州夜宴图

· 郑真
十八学士登瀛仙,衣冠济济开樽筵。 银烛高烧照长夜,金炉香爇沈檀烟。 社稷元勋属房杜,忠孝百年论肺腑。 乾坤醉里暗经纶,盛世风云际真主。 玉京天上非人间,瀛洲可望不可攀。 河汉秋高月华满,清风杂沓鸣瑶环。 龙凤雄姿天日表,策府宏开朝觐早。 宴娱不敢负君恩,周诗正儗歌天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仙:指仙境,这里比喻为朝廷中的贤人。
  • 济济:形容人多,这里指众多学士。
  • 樽筵:指宴席。
  • (ruò):点燃。
  • 沈檀:沉香和檀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 房杜:指唐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著名的政治家。
  • 经纶: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策略。
  • :遇到,这里指遇到明君。
  • 玉京:指天帝的居所,比喻朝廷。
  • 河汉:银河。
  • 瑶环:玉制的环,这里指美玉。
  • 天日表:形容皇帝的仪表堂堂,如天日般光明。
  • 策府:指国家的重要机构,如翰林院等。
  • 朝觐:指臣子朝见君主。
  • :拟,打算。
  • 天保:《诗经》中的一篇,歌颂君主的功德。

翻译

十八位学士如登仙境,衣冠整齐地开设宴席。银烛高高燃烧,照亮了长夜,金炉中点燃的沉香和檀香烟雾缭绕。社稷的元勋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以忠孝传家,深得人心。在乾坤之间,他们的治理策略在醉梦中暗暗运作,盛世的风云际会,真命天子出现。玉京天上不是人间,瀛洲虽可望而不可及。银河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满月,清风中传来玉环的响声。龙凤般的雄姿,如天日般明亮的仪表,策府宏大地开启,朝觐早早开始。宴会娱乐不敢辜负君恩,正打算歌颂《诗经》中的《天保》篇,以表达对君主的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朝廷中文人学士的宴会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展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风采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十八学士登瀛仙”一句,即以仙境比喻朝廷,表达了学士们的高尚地位和理想境界。后文通过对宴会细节的描写,如“银烛高烧”、“金炉香爇沈檀烟”,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诗的结尾提到“周诗正儗歌天保”,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赞美,体现了文人学士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理想。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