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

忆昔隋家骋逸游,曾将锦缆系龙舟。 春流汴树通淮水,秋色芜城对古邱。 十二雕栏忘御道,三千红粉失迷楼。 更闻桥上箫声急,一夜征人尽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隋家:指隋朝。
  • 骋逸游:尽情地游玩。
  • 锦缆:华美的缆绳,这里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 龙舟:帝王乘坐的船只。
  • 汴树:汴河边的树。
  • 淮水:淮河。
  • 芜城:荒芜的城市,这里指扬州。
  • 古邱:古墓。
  • 十二雕栏:指宫殿中精美的栏杆。
  • 御道:皇帝专用的道路。
  • 红粉:指美女。
  • 迷楼:传说中隋炀帝所建的楼阁,因其结构复杂,人入其中易迷路,故名。
  • 箫声急:箫声急促,形容战乱或紧急情况。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翻译

记得当年隋朝的帝王尽情游玩,曾用华丽的缆绳系住帝王的龙舟。 春天的汴河边树木与淮河相连,秋天的扬州城对着古老的墓地。 宫殿中精美的栏杆让人忘记了皇帝的道路,三千美女在迷楼中迷失了方向。 更听说桥上的箫声急促,一夜之间出征的士兵都白了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隋朝的繁华与衰落,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中“锦缆系龙舟”、“十二雕栏”、“三千红粉”等词句,描绘了隋朝的奢华与繁荣,而“秋色芜城对古邱”、“箫声急”、“一夜征人尽白头”则透露出隋朝末年的战乱与衰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繁华的哀思。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