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昼长无事扫地焚香一日数次几案净纤尘犹时拂拭泠然自善聊书一章
问君簿领几雍容,剩得焚香扫地功。
莫遣纤尘侵几案,静看迟日度帘栊。
官闲好似三眠柳,亭小宜通四面风。
谁道长安多贵客?
年年车马在尘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衙斋:古代官府的办公场所。
- 昼长:白天时间长。
- 扫地焚香:打扫卫生并点燃香料,表示清静和虔诚。
- 几案:桌子。
- 净纤尘:非常干净,没有一丝尘埃。
- 泠然:清凉、清新的样子。
- 自善:自我满足,自得其乐。
- 簿领:文书工作。
- 雍容:从容不迫。
- 迟日:缓慢移动的太阳,指时间慢慢流逝。
- 帘栊:窗帘和窗棂。
- 三眠柳:指柳树,因其枝条柔软,似在睡眠中,故称三眠柳。
- 亭小:小亭子。
- 四面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 贵客:尊贵的客人。
- 车马:车辆和马匹,这里指繁忙的交通。
翻译
问你在官府的文书工作中是否从容不迫,只剩下打扫卫生和焚香的功夫。不要让一丝尘埃侵入桌子,静静地看着太阳缓慢地穿过窗帘。官职清闲,好似那三眠的柳树,小亭子适宜通向四面八方的风。谁说长安城里有那么多尊贵的客人?年复一年,车辆和马匹都在尘土中忙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府中的宁静生活,通过扫地焚香、保持几案清洁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官闲好似三眠柳”一句,以柳树的悠闲比喻自己的官职清闲,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末句“谁道长安多贵客?年年车马在尘中”则反讽了繁华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暗示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