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黎明府南楼玩月

云物迎秋暑力微,大江高阁对清辉。 光翻贝阙龙初醒,轮度银河鹊欲飞。 渔浦寥寥闻远笛,村砧片片急寒衣。 谁怜王粲伤留滞,作赋荆门尚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物:云彩和景物。
  • 暑力微:暑气减弱。
  • 大江高阁:大江边的楼阁。
  • 清辉:明亮的月光。
  • 贝阙:指宫殿或仙境。
  • 龙初醒:比喻月亮初升,如龙初醒。
  • 轮度银河:月亮像轮子一样穿越银河。
  • 鹊欲飞:比喻月亮移动,如鹊欲飞翔。
  • 渔浦:渔船停泊的岸边。
  • 寥寥:稀少。
  • 远笛:远处传来的笛声。
  • 村砧:村中捣衣声。
  • 寒衣:御寒的衣服。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因战乱流离失所。
  • 留滞:停留,滞留。
  • 作赋荆门:指王粲在荆门(今湖北荆州)作赋。
  • 尚未归:还没有回家。

翻译

云彩和景物迎接秋天的到来,暑气渐渐减弱,我站在大江边的高阁上,对着明亮的月光。月光照耀着宫殿般的美景,月亮初升如同龙初醒,月亮像轮子一样穿越银河,移动时如同鹊欲飞翔。渔船停泊的岸边传来稀少的笛声,村中捣衣声急促,提醒人们准备御寒的衣服。有谁会怜悯像王粲那样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还在荆门作赋,却未能回家的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江边的景色,通过云彩、月光、笛声和捣衣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龙初醒”、“鹊欲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动态美。结尾处借用王粲的典故,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