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赣州道中爱其山川丛僻田家茅屋半带云烟拟作隐居诗十首以寄幽怀倘他年解组便可山斋实事非浪语也

万丈峰头架石桥,微闻鸡犬落青霄。 耕耘休课儿孙辈,雨过黄精自发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赣州:地名,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
  • 丛僻:指偏僻幽静的地方。
  • 云烟:云雾和轻烟,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中的朦胧美。
  • 隐居:指远离尘嚣,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居住,追求宁静的生活方式。
  • 解组:指辞去官职。
  • 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梁。
  • 青霄:指天空。
  • 耕耘:指农耕劳作。
  • :这里指教导、指导。
  • 黄精: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具有滋补作用。

翻译

在赣州的山路上行走,我被这里的山川和幽静的田园风光所吸引。田家茅屋似乎半隐在云雾之中,我打算写下十首诗来表达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果将来我能辞去官职,这些山中的小屋就能成为我的实际居所,这并非空想。

站在万丈高的峰顶,眼前是一座石桥,隐约可以听到鸡鸣狗吠声从天空飘落。农耕之事无需教导儿孙,雨后黄精自然会发芽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赣州山川的深切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万丈峰头架石桥,微闻鸡犬落青霄”以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一幅高远而幽静的山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后两句“耕耘休课儿孙辈,雨过黄精自发苗”则进一步以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来体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