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守: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县长。
- 中都:指都城,这里可能指当时的首都。
- 爱育才:喜爱培养人才。
- 南风五马:南风指温暖的春风,五马可能指太守的仪仗,古代太守出行时乘五马之车。
- 荒埃:荒凉的尘埃,形容地方偏远荒凉。
- 鱼藻: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宴席上的装饰或食物。
- 宾筵秩:宾客的宴席有序。
- 菁莪:菁菁者莪,指茂盛的莪蒿,比喻人才。
- 教席开:指教育场所开放,教育活动开始。
- 杜子: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安石聘:安石指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聘指聘请。
- 赵生:可能指某位姓赵的学者或学生。
- 退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
- 弦歌:弦乐和歌声,指音乐和诗歌。
- 惠子台:可能指某个地方或建筑,具体不详。
翻译
太守在都城喜爱培养人才,春风中五马之车驱散了荒凉的尘埃。宴席上香分鱼藻,宾客有序,诗篇中奏响了培养人才的乐章,教育场所因此开放。杜甫岂敢推辞王安石的聘请,而赵生正是为了追随韩愈而来。清秋时节,约定在弦歌之余,一同拄杖步行登上惠子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守在都城培养人才的场景,通过“南风五马”和“香分鱼藻”等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教育的繁荣。诗中提及杜甫和王安石、赵生和韩愈,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结尾的“清秋有约弦歌暇,杖履同登惠子台”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郑真的其他作品
- 《 觅竹栽芭蕉简祥符古芳禅师 》 —— [ 明 ] 郑真
- 《 题松柏图 》 —— [ 明 ] 郑真
- 《 次韵许廷慎立春诗 》 —— [ 明 ] 郑真
- 《 山水图 》 —— [ 明 ] 郑真
- 《 七月望日黄仲瑱先生计偕录跋语且以近体诗见示因用韵别作一诗以谢 》 —— [ 明 ] 郑真
- 《 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广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灵台李公率所属及父老民人祷于群祠祝词甫毕甘雨随至三日之间四郊沾足赋诗志喜用以见二公精诚所致云 》 —— [ 明 ] 郑真
- 《 三月廿四日会饮于姚先生宗文家时在座者以斋黄先生文竹夏先生野亭沈先生仲良陈先生列坐以齿行酒侑食仰独山之高俯长淮之深燕笑一日之间有足乐者黄先生起论山川形胜因及曾杨之学赋诗一挥而就老成特达其何可及耶因次韵于后纪胜集云 》 —— [ 明 ] 郑真
- 《 秋江独钓图 其四 》 —— [ 明 ] 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