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与诸公饮酒分韵得晴字

· 郑真
藻頖波光漾午晴,煌煌庠序蔼簪缨。 樽前未觉刘伶醉,席上还推许劭评。 翠釜传庖夸禁脔,银刀斫鲙胜侯鲭。 斯文共际千年运,儗咏菁莪乐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藻頖(zǎo pàn):古代宫殿或学府前的水池,用以象征文采。
  • 庠序:古代的学校。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比喻显贵。
  • 刘伶: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嗜酒著称。
  • 许劭: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品评人物著称。
  • 翠釜:翠绿色的锅,指精美的炊具。
  • 禁脔:宫廷中特制的肉食,比喻珍贵难得的食物。
  • 银刀斫鲙:用银刀切鱼片,形容烹饪技艺高超。
  • 侯鲭:古代贵族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 儗咏菁莪:儗(yí),拟,打算;菁莪(jīng é),菁菁者莪,《诗经》中的一篇,比喻贤才。

翻译

学府前的水池波光粼粼,午后的阳光下,学府内显贵云集,气氛热烈。在酒樽前,我们并未感到刘伶那样的醉意,席间还有许劭那样的人物来评判。精美的炊具中传来宫廷美食的香气,银刀切下的鱼片比侯鲭还要美味。我们共同庆祝这千载难逢的文化盛会,打算吟咏《诗经》中的《菁莪》,以乐享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学府中的宴饮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士人的生活情趣。诗中“藻頖波光漾午晴”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含学府的文采风流。后文通过对刘伶、许劭等历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对美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繁荣和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追求。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