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襟期:胸怀,抱负。
- 冰雪:比喻清高纯洁的心志。
- 谢:谢绝,远离。
- 氛埃:尘世的纷扰。
- 芸编:书籍的别称,因古人常在书籍中夹芸香草以驱虫,故称。
- 跋烛:指夜深时仍在烛光下读书或工作。
- 前席:指在尊长面前就座。
- 广文:指学问广博的文人。
- 芹边:指在学问的边缘,比喻学问的浅薄。
- 肉台:指奢华的宴席。
翻译
在这个盛世,文明教育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他们胸怀大志,心怀冰雪般的清高,远离尘世的纷扰。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户,照亮了书桌上的书籍,松树间的风声和竹林的响动,伴随着一榻之上的宁静。夜深人静时,仍在烛光下思考,或许是在回答尊长的问题,或是为了学问广博的文人而来。在学问的边缘也有追随的乐趣,但比起那些歌楼上的奢华宴席,实在是笑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学问和清高生活的文人形象。诗人通过对“襟期冰雪”和“谢氛埃”的描写,展现了文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理想。诗中的“芸编”、“跋烛”等词语,反映了文人深夜苦读的情景,而“广文”则体现了对学问的尊重和追求。最后两句通过对“芹边”与“肉台”的对比,讽刺了世俗的奢华与学问的清贫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