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轓(fān):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车辕上涂有红色。
- 清佩:指官员的佩玉,这里代指官员。
- 左掖垣:古代宫廷的东侧门,这里指朝廷。
- 焚草:古代官员出行时,为了驱邪,会在车前焚烧草木。
- 霜匣:指剑匣,因为剑常与霜雪相比,故称。
- 登坛:指登上将坛,即出任军事职务。
- 星拥:形容将士众多,如星辰般密集。
- 节旄(máo):古代官员出使或领兵时所持的符节,用以表示身份和权力。
- 长城:指中国的长城,这里比喻边防。
- 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马,这里泛指外敌。
- 南牧:指南方的放牧,这里比喻外敌南侵。
- 圣主:指皇帝。
- 宵衣:指皇帝勤政,夜间还在处理政务。
- 北门:指国家的北部边疆。
- 锁钥:比喻重要的关隘或职位。
- 安闲:指安定无事。
- 游骑:指巡逻的骑兵。
- 猎秋原:在秋天的原野上打猎,这里指军事演习或巡逻。
翻译
众多将士等候着朱轓的到来,清佩的声音刚刚告别了朝廷。 焚烧草木的烟雾中,霜冷的剑匣夜间悬挂,登上将坛时,星辰般密集的将士簇拥着节旄,显得尊贵。 长城是用来防范胡马南侵的,圣明的君主夜以继日地关心着北门的安危。 重要的关隘安定无事,多有闲暇的日子,可以好好观看游骑在秋天的原野上巡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级官员出征前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其威严与责任。诗中“朱轓”、“清佩”、“霜匣”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的尊贵与威武。后两句则体现了官员对国家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和平时期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祝愿和对官员的赞美。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拟古宫词一百首 》 —— [ 明 ] 邓云霄
- 《 闰六月末伏立秋后五日广文邱鸣珂先生过访小园泛杯芳荪亭同用秋字 》 —— [ 明 ] 邓云霄
- 《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 —— [ 明 ] 邓云霄
- 《 浔江中秋八首 》 —— [ 明 ] 邓云霄
- 《 送吴县广文王道锡之马平令六首 其六 》 —— [ 明 ] 邓云霄
- 《 悲秋十八咏秋柳 》 —— [ 明 ] 邓云霄
- 《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相逢行 》 —— [ 明 ] 邓云霄
- 《 秋夜同林坦之垂之元声元韬兄弟周昆彦谭永明曾资铭茅溪泛舟对月赋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