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闺怨

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 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 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珊珊:形容玉佩的声音。
  • 仙佩:仙女的玉佩。
  • 夜何其:夜已经到了什么时候。
  • 伫立:长时间站立。
  • 白露滋:白露使得。
  • 乌鹊:传说中七夕时帮助牛郎织女相会的喜鹊。
  • 机上锦:织女织的锦缎。
  • 蜘蛛:这里指七夕时蜘蛛结网,象征织女织布。
  • 箧中丝:箱子里的丝线。
  • 天孙:指织女。
  • 神女:指巫山神女。
  • 他山:别的山,指巫山。
  • 别有期:另有约定的时间。
  • 残妆:残余的妆饰。
  • 鸾镜: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
  • 新月:初月。
  • 蛾眉:女子细长的眉毛。

翻译

夜深了,仙女的玉佩声珊珊作响,她久久地站在空旷的庭院中,白露使得地面湿润。传说中的乌鹊没有带来织女织的锦缎,而蜘蛛却偏偏得到了箱子里的丝线。织女归去的路途上仍然带着怨恨,而巫山神女在别的山头另有约定的时间。她已经很久没有化妆,镜子也闲置了,懒得将新月比作自己的细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一位仙女或女子孤独地站在庭院中,思念着远方的爱人。诗中通过“珊珊仙佩”、“白露滋”等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同时,通过“乌鹊未酬机上锦”与“蜘蛛偏得箧中丝”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则深刻地反映了女子的孤寂与自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七夕之夜女子深深的闺怨之情。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