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旗峰二首

盘回石磴上丹梯,秋色苍茫入望迷。 红树疏村分远近,黄茅荒冢自高低。 悲歌转觉愁如海,纵饮全拚醉似泥。 好酿南溟变为酒,糟邱应与紫峰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旗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盘回:曲折回旋。
  • 石磴:石头台阶。
  • 丹梯:红色的阶梯,这里指山路。
  • 秋色苍茫:秋天景色辽阔而模糊。
  • 红树疏村:稀疏的村庄周围有红色的树木。
  • 黄茅荒冢:黄色的茅草覆盖的荒凉坟墓。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愁如海:形容愁绪深广如海。
  • 纵饮:放纵地饮酒。
  • (pīn):不顾一切地做某事。
  • 糟邱:酒糟堆积如山,形容酒量极大。
  • 紫峰:紫色的山峰,这里可能指旗峰。

翻译

曲折回旋的石头台阶通向红色的山路,秋天的景色辽阔而模糊,让人望而迷离。红色的树木点缀着稀疏的村庄,远近不一,黄色的茅草覆盖着荒凉的坟墓,高低错落。悲伤的歌声让我感到愁绪如海般深广,放纵地饮酒,不顾一切地想要醉得像泥一样。真希望把南海酿成酒,酒糟堆积如山,应该能与紫色的山峰齐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红树疏村”与“黄茅荒冢”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诗中“悲歌转觉愁如海”一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愁,而“纵饮全拚醉似泥”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放纵。结尾的想象“好酿南溟变为酒,糟邱应与紫峰齐”则带有超脱现实的浪漫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解脱与忘却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展现了明代诗人邓云霄的诗歌才华。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