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己亥有水

不畏沙崩损药栏,遥邻麦秀落风湍。 海童有意迎神女,暴雨何曾避灌坛。 薄暮回飙吹野哭,深更哀角动春寒。 临流欲洒疮痍泪,祗恐偏增浊水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 己亥: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药栏:种植药材的园地。
  • 麦秀: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 风湍:急流的风。
  • 海童:传说中的海中精灵。
  • 神女:神话中的女神。
  • 灌坛:灌溉用的水坛。
  • 回飙:回旋的风。
  • 野哭:田野中的哭声,指百姓的哀号。
  • 哀角:悲凉的号角声。
  • 春寒:春天的寒冷。
  • 疮痍:创伤,比喻百姓的疾苦。
  • 浊水澜:浑浊的水波。

翻译

连绵的雨我不怕沙石崩塌损坏药园的栏杆,远处的麦田在风急流中摇曳。 海中的精灵有意迎接女神,暴雨又怎会避开灌溉的水坛。 傍晚时分,回旋的风吹动田野中的哀号,深夜里悲凉的号角声唤起了春寒。 站在水边,想要为百姓的疾苦流泪,只怕这泪水反而增加了浑浊的水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连绵雨天带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们的生活困境。诗中,“苦雨”、“沙崩”、“风湍”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恶劣的天气和环境,而“海童有意迎神女”则带有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意。后半部分通过“野哭”、“哀角”等声音描写,传达了人们的苦难和哀伤。结尾的“疮痍泪”与“浊水澜”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忧虑。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