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啮(niè):咬,这里指河水侵蚀石头。
- 涛浪:波涛,比喻内心的激动或不安。
- 淮阴市:地名,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
- 漂母:指《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的漂母,她曾给予韩信食物,后来韩信成为大将,回报了她。
- 八公:指八公山,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
- 淝源:指淝水之源,淝水是淮河的支流。
- 论兵:讨论军事。
- 征仙事:寻求神仙之事,指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 招魂:招回死者的魂魄,这里指怀念古人。
翻译
城外的河流侵蚀着石头的根部,夜晚客人的心情如同波涛般翻腾。 年轻时曾在淮阴市聚集,如今不再钓鱼,又有谁会经过漂母的门前? 云散去后,八公山上留下了马的足迹,风惊动了孤鹤,在淝水的源头鸣叫。 讨论军事之余,更想寻求神仙之事,但地远难以招回自古以来的魂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淮南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诗中“城外河流啮石根”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后文通过对淮阴市、漂母门、八公山等地的提及,勾起了对历史的回忆。结尾的“论兵更欲征仙事,地远难招自古魂”则展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以及对古人魂魄难以招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超脱的情怀。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丙辰七夕盂山池馆携妓泛舟 》 —— [ 明 ] 邓云霄
- 《 九日孙建侯贻诗讯余病兼约登高赋此之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塞上曲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戊申清明高梁桥申太仆招游 》 —— [ 明 ] 邓云霄
- 《 庚午九日病足愁坐贞元毓庭过酌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梅花十二咏石畔 》 —— [ 明 ] 邓云霄
- 《 岁暮宿青冈馆闻雨时家眷后来杳无消息 》 —— [ 明 ] 邓云霄
- 《 秋兴十首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