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曾上高亭一振衣,江边落木带斜辉。
盈盈明月随潮上,片片征帆逆浪归。
眼底吴山临岸尽,天边楚树入云稀。
休□燕子如奇石,恐学零陵逐雨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bīn):接近,临近。
- 分赋:分别赋诗。
- 丹青:绘画。
- 行色:旅途中的景色。
- 技痒:形容有技艺想要施展的冲动。
- 振衣:整理衣裳,这里指登上高处。
- 斜辉:斜阳的余晖。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吴山:指江南的山。
- 楚树:指楚地的树。
- 休□:此处缺字,无法注释。
- 零陵:地名,今湖南永州。
翻译
在我即将离开金陵时,各位词客分别赋诗,描绘了都城的名胜,并将其绘成画,以壮我旅途的景色。船中无事,我翻开画册阅读,忽然心生技痒,便赋诗以酬答,共得二十八景诗,每景一诗。其中一首《谢公墩》写道:
我曾登上高亭,整理衣裳,江边落叶在斜阳的余晖中飘落。 明月如水,随着潮水上升,片片远行的船帆逆着波浪归来。 眼前的吴山临岸而尽,天边的楚树高耸入云,已渐稀疏。 不要像燕子那样,如同奇石一般,恐怕会学零陵的燕子,随着雨水飞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金陵谢公墩的所见所感,通过江边落木、盈盈明月、征帆逆浪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壮阔与离愁。诗中“盈盈明月随潮上”一句,以月随潮涨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末句以燕子逐雨飞的想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