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虞吉丈携琴过小斋率尔赋赠

散吏有馀清,苔绿无人破。 客子抱琴来,剥啄惊高卧。 入户皎玉山,爽气满中座。 明徽与善手,泛弄三两过。 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 家有无弦琴,闭匣久不课。 对君怜知音,操缦试则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散吏:闲散的官吏,指不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 苔绿:苔藓的绿色,这里指庭院中的苔藓。
  • 剥啄:敲门声。
  • 高卧:高枕无忧地躺着,指安逸地休息。
  • 入户:进入门内。
  • 皎玉山:形容人的容貌清秀如玉。
  • 明徽:指琴的徽位明亮,徽是古琴上用来标记音位的点。
  • 善手:技艺高超的手,这里指弹琴的高手。
  • 泛弄:随意弹奏。
  • 尘世:人世间,指纷扰的世俗生活。
  • 一唾:比喻轻视,不屑一顾。
  • 无弦琴:没有弦的琴,比喻不弹奏的琴。
  • 闭匣:放在匣子里,不使用。
  • :这里指弹奏。
  • 操缦:弹奏琴弦。
  • 试则个:尝试一下。

翻译

闲散的官吏享有清闲,庭院中的苔藓无人踏破。 客人带着琴来访,敲门声惊醒了我的安逸。 他进门时容貌清秀如玉,清爽的气息充满了屋子。 明亮的琴徽和高手的手指,随意地弹奏了几曲。 我的心随着流水远去,对尘世的纷扰不屑一顾。 我家中有无弦的琴,已经久未弹奏。 面对你这位知音,我尝试着弹奏一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闲散官吏在清静的庭院中,被一位携琴来访的客人打扰的情景。通过对比“散吏”与“抱琴来”的客人,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诗中“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