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先生: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留别:离别时所作的诗。
- 世应稀:世间少有。
- 功业:成就和事业。
- 宁怜:岂能怜惜。
- 与世违:与世不合。
- 淮甸:指淮河流域。
- 天遥:天边遥远。
- 双鬓改:两鬓斑白,指年纪已老。
- 海城:海边城市。
- 家近:家乡近在咫尺。
- 寸心飞:心急如焚。
- 骚客:诗人,文人。
- 伤迟暮:感伤晚年。
- 料得:预料到。
- 赋式微:作诗表达衰微之情。
- 乡社:家乡的社区。
- 斯文:文化,文雅。
- 如一线:比喻非常微弱。
- 后学:后来的学习者。
- 认公非:认识和评价(乌先生)的不足。
翻译
老来归去,世间少有,功业岂能怜惜与世不合。 淮河流域天边遥远,双鬓斑白,海边城市家近在咫尺,心急如焚。 可以预料到诗人感伤晚年,作诗表达衰微之情。 家乡的文化如一线微弱,希望后来的学习者能认识和评价(乌先生)的不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乌先生晚年归隐的感慨,以及对其文化贡献的评价。诗中,“老来归去世应稀”一句,既表达了对乌先生晚年生活的尊重,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后文通过对淮甸、海城的描写,展现了乌先生远离尘嚣、心系家乡的情怀。最后,作者希望后人能够正确评价乌先生的文化贡献,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