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行可宪副眷兄过临淮以诗见贻次韵识别

· 郑真
天开圣运粲人文,五色词葩吐异芬。 锦里光重丞相府,青山气蔼大卿坟。 浙江科第登高甲,涿鹿名声迥出群。 冠豸又看持宪节,封章应彻黈旒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副:古代官名,指副宪,即副御史。
  • 眷兄:对同僚或朋友的尊称。
  • 临淮:地名,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
  • :赠送。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天开圣运:指天命所归,国家昌盛。
  • :鲜明,灿烂。
  •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 五色词葩:比喻文采华丽,才华横溢。
  • 锦里:地名,指成都,这里可能指繁华之地。
  • 丞相府:古代中央政府中宰相的官邸。
  • 大卿: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浙江科第:指在浙江地区通过科举考试。
  • 登高甲:指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 涿鹿:地名,今河北省涿鹿县,这里可能指声名远播。
  • 冠豸: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身份。
  • 持宪节:指担任监察官员,执行法律。
  • 封章:指上奏的文书。
  • 黈旒:古代帝王冠冕前的装饰,这里指皇帝。

翻译

天命所归,国家昌盛,人文璀璨,五色的文采如异香般绽放。 锦绣之地,丞相府中光彩夺目,青山之下,大卿的坟墓气韵沉静。 在浙江通过科举考试,名列前茅,涿鹿的名声远播,超群出众。 戴上官帽,又担任监察之职,上奏的文书应当直达皇帝耳边。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史行可宪副的才华与成就,通过描绘“天开圣运”与“五色词葩”来象征其卓越的文化修养和文采。诗中“锦里光重”与“青山气蔼”对比了繁华与宁静,展现了史行可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双重地位。末句“封章应彻黈旒闻”则表达了对其政治影响力的肯定,期待其奏章能直达天听,体现了对其政治前途的祝愿。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