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为前人赋

· 邓林
闲倚东风玩国香,碧蕤漙露湿荷裳。 □□□□岁寒友,此日重登君子堂。 沅芷有芳同气味,蜀桐无谱自宫商。 题诗再订金兰约,贫贱之交不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室:指种植兰花的房间,也比喻高雅的居所。
  • 国香:指兰花,因其香气被认为是花中之王,故称国香。
  • 碧蕤:指兰花的花茎,这里形容兰花。
  • 漙露:指露水,漙(tuán)。
  • 荷裳:荷叶,这里比喻兰花的叶子。
  • 岁寒友:指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保持生机的植物,如松、竹、梅等,这里指兰花。
  • 君子堂:指高雅的居所或文人的书房。
  • 沅芷:指沅江和芷江,这里泛指湖南一带,芷(zhǐ)。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指音乐,比喻兰花的香气如同美妙的音乐。
  • 金兰约:比喻深厚的友情。

翻译

悠闲地倚在春风中,欣赏着国香兰花,碧绿的花茎上沾满了露水,湿润了荷叶般的叶子。这些兰花如同岁寒中的朋友,今天再次被我请入高雅的君子堂。兰花的香气与沅江和芷江的芳香相似,虽然没有谱曲,却自然散发出宫商般的美妙音韵。我再次题诗,重订我们深厚的友情之约,贫贱之交不可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和香气,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国香”、“碧蕤漙露”等词藻华美,形象生动,展现了兰花的高洁与美丽。同时,通过“岁寒友”、“君子堂”等意象,传达了对坚韧不拔、高雅脱俗品质的赞美。结尾的“金兰约”则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不可忘却。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