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处士挽诗

· 邓林
孙君高世士,养晦烟萝中。 三秀咽沆瀣,九还炼芙蓉。 所期后天老,辟谷追赤松。 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 倏若朝露晞,洎若逝水东。 黄山失故色,白杨起悲风。 潜德未昭晰,遗恨无终穷。 些馀蒿里曲,猿鹤啼苍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晦:隐居不显露自己。
  • 烟萝:指隐居的地方,常被云雾缭绕。
  • 三秀:指灵芝,因其一年开花三次,故称三秀。
  • 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
  • 九还:九转,指炼丹的过程。
  • 芙蓉:指炼丹用的材料。
  • 后天老:指追求长生不老。
  • 辟谷: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方式。
  •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 金石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身体。
  • 蒲柳:比喻柔弱或早衰。
  • 朝露晞:比喻生命的短暂。
  • 洎若:及至,到了。
  • 逝水东:比喻时间的流逝。
  • 潜德:潜在的德行。
  • 昭晰:明显,清楚。
  • 些馀:少许,一点。
  • 蒿里曲:指挽歌。
  • 猿鹤:比喻隐士或高士。

翻译

孙君是位隐居的高士,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隐居不露。他食用灵芝,吸取夜间的露水,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他期望自己能像后天老那样,通过辟谷修炼追随赤松仙人。谁料想,他那坚强的身体,竟如蒲柳一般早衰。生命短暂如朝露,时光流逝如东去的流水。黄山的颜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白杨树下吹起了悲风。他潜在的德行未能显露,遗恨无穷无尽。只留下一点挽歌,猿鹤在苍空悲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孙君的生平与遗憾。诗中,孙君被塑造成一位追求长生不老、隐居修炼的高士,但最终却未能如愿,生命短暂而逝。诗人通过对比孙君坚强的意志与脆弱的生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隐士未竟之志的哀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