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柏台张从事考绩

· 邓林
五夜乌啼月转廊,青衫寒透柏台霜。 三年清苦香名著,两字公廉茂绩张。 北海鹍鹏秋击浪,丹山凤鸟晓鸣阳。 河阳若问贤从事,人在金门报宠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夜:指深夜。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月转廊:月亮在走廊上空移动,形容夜已深。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士人的服装。
  • 寒透:寒气透入。
  •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因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故称。
  • :比喻清廉严正。
  • 三年:指张从事在官场的时间。
  • 清苦:清廉而生活艰苦。
  • 香名:美好的名声。
  • 两字公廉:指“公廉”二字,即公正廉洁。
  • 茂绩:卓越的功绩。
  • :显扬。
  • 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 鹍鹏:传说中的大鸟,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 击浪:击打波浪,形容勇往直前。
  • 丹山:传说中凤凰的栖息地。
  • 凤鸟:凤凰,象征吉祥。
  • 鸣阳:在阳光下鸣叫,比喻光明正大。
  • 河阳:地名,此处可能指张从事的家乡或任职地。
  • 贤从事:对张从事的尊称。
  • 金门:指朝廷。
  • 报宠章:报告受到宠信的奏章。

翻译

深夜里乌鸦啼叫,月亮在走廊上空缓缓移动,青衫已被柏台的寒霜透彻。三年来,你在官场中清廉而生活艰苦,美好的名声因此显著,公正廉洁的品德让你功绩卓著。如同北海中的鹍鹏在秋天击打波浪,又如丹山上的凤凰在清晨阳光下鸣叫。如果河阳有人问起贤能的张从事,他正在朝廷中报告自己受到宠信的喜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清廉官员的形象,通过深夜乌啼、月转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诗中“青衫寒透柏台霜”一句,既表现了官员的清苦生活,又暗喻其清廉如霜。后文以鹍鹏击浪、凤鸟鸣阳作比,赞美了官员的远大抱负和光明正大的品质。结尾处提及“报宠章”,则表达了官员受到朝廷宠信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

邓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