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馀姚黄大尹美政以诗寄之

· 邓林
见说姚江令尹贤,公堂无事日鸣弦。 六曹井井遵成法,四野熙熙乐有年。 利器已从盘错辨,长材终向庙廊迁。 九重宵旰忧民切,暂屈牛刀割小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姚:今浙江省余姚市。
  • 黄大尹:指黄姓的县令。
  • 美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
  • 公堂:官府的办公场所。
  • 鸣弦:弹琴,这里指县令在公堂上处理政务之余,还能弹琴自娱,形容其政事清闲。
  • 六曹:古代官府的六个部门,这里泛指各级官吏。
  • 井井:有条理,井然有序。
  • 遵成法:遵循已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 四野:四方,指全国各地。
  • 熙熙:和乐的样子。
  • 乐有年:年成好,丰收。
  • 利器:比喻杰出的人才或有效的工具。
  • 盘错:盘根错节,比喻事情复杂难解。
  • 长材:指有才能的人。
  • 庙廊:指朝廷。
  • 九重:指皇帝的居所,也代指皇帝。
  • 宵旰: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事。
  • 忧民切:深切地关心民众。
  • 屈牛刀:比喻大材小用。
  • 割小鲜:比喻处理小事。

翻译

听说余姚的黄县令非常贤能,公堂上无事时还能弹琴自娱。 各级官吏都井然有序地遵循着既定的法律,四方百姓和乐融融,年年丰收。 黄县令的才能已经从处理复杂事务中显现出来,他最终必将被提拔到朝廷。 皇帝日夜勤政,深切关心民众,暂时让黄县令处理一些小事,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黄县令的贤能和政绩,通过描绘公堂清闲、官吏有序、百姓和乐的景象,展现了黄县令治理下的和谐局面。诗中“利器已从盘错辨,长材终向庙廊迁”一句,既是对黄县令才能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最后两句则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黄县令暂时未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惋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赞赏和对国家政治的期望。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