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马
行马非行马,如何作马称。
门阑知警跸,道路失骁腾。
外侮威能禦,前驱任莫胜。
足分如鼎峙,骨立更锋棱。
洞户金星映,云衢紫电凝。
图形那是兽,附尾谅无蝇。
曹植骄矜减,杨彪贵显增。
陪臣日趋谒,有赖一怀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马:古代宫廷或官府门前设置的障碍物,用于阻止车马直接进入,通常由木头制成,形状像马。
- 门阑:门前的栏杆。
- 警跸:古代帝王出行时,为了安全,禁止行人通行。
- 骁腾:勇猛迅速。
- 禦:抵御。
- 鼎峙:像鼎的三足一样稳固。
- 锋棱:锋利而有棱角。
- 洞户:深邃的门户。
- 云衢:云中的道路,比喻高远的位置。
- 紫电凝:紫色的电光凝聚,形容光彩夺目。
- 图形:形状。
- 附尾:跟随在后面。
-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曹操之子。
- 杨彪: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曾任司徒。
- 陪臣:古代诸侯的臣子。
- 怀兢:心怀敬畏。
翻译
这行马并非真正的马,为何要称之为马?门前的栏杆知道要警戒,道路上的勇猛迅速却消失了。外来的威胁能够被抵御,前方的任务任谁也难以胜任。足部分开如鼎的三足一样稳固,骨架立起更显得锋利有棱角。深邃的门户映出金色的光芒,高远的云路凝聚着紫色的电光。形状虽然像兽,但跟随在后面的是无害的蝇虫。曹植的骄傲自大有所减少,杨彪的尊贵显赫有所增加。诸侯的臣子每日前来朝见,心中怀有敬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行马”这一宫廷设施的描绘,隐喻了宫廷的威严与秩序。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足分如鼎峙”形容行马的稳固,“骨立更锋棱”则强调其坚固与锋利。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宫廷生活的敬畏与尊重,通过对比曹植和杨彪的不同境遇,反映了宫廷中的权力与地位变迁。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秩序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