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伯霍公渭先邸署见古楼宴集纵谈古今治国要理纪述一首

帝左开华第,天中标峻楼。 雀湖邻月晓,钟阜近云秋。 北衮方调烛,南宫少借筹。 黄图宁坐镇,苍庶奠清脩。 缃秘蓬山聚,篇多册府求。 传诗穷正变,约史象春秋。 小子惟卑器,名公接大游。 谈王儒有则,折圣世无俦。 片语衡知宋,裁言掌见刘。 一生君是报,双鬓国为忧。 狎坐杯常继,清言烛每留。 自惭珠不足,明璧竟何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左:皇帝的左侧,指皇帝身边。
  • 开华第:指显赫的府邸。
  • 天中:天空的中央,比喻极高。
  • 标峻楼:高耸的楼阁。
  • 雀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钟阜:钟山,位于南京,此处指南京。
  • 北衮:指北方的官服,代指北方的重要官员。
  • 南宫:指南方的宫殿,此处指南方的重要官员。
  • 黄图:指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版图。
  • 苍庶:指百姓。
  • 清脩:清廉修身。
  • 缃秘:指珍贵的书籍。
  • 蓬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藏书之地。
  • 册府:古代藏书的地方。
  • 传诗:传授诗学。
  • 正变:指诗的正体与变体。
  • 约史:简约的史书。
  • 春秋:古代史书,此处指史书的编纂。
  • 小子:自谦之词。
  • 卑器:自谦之词,指自己的才能低微。
  • 名公:指有名望的官员。
  • 大游:指高层次的交往。
  • 谈王儒:谈论王道和儒学。
  • 有则:有法则,有规律。
  • 折圣:指辩论中的胜利,使对方折服。
  • 世无俦:世上无人能比。
  • 片语:简短的话语。
  • 衡知宋:指通过简短的话语就能了解宋朝的情况。
  • 裁言:裁断言论,指评判言论。
  • 掌见刘:指通过评判言论就能了解刘姓人物的情况。
  • 一生君是报:一生都是为了报答君主。
  • 双鬓国为忧:双鬓因国家的忧虑而变白。
  • 狎坐:亲近地坐在一起。
  • 清言:清雅的言谈。
  • 烛每留:烛光常留,指夜谈不散。
  • 明璧:明亮的玉璧,比喻自己的才能。
  • 何酬:如何报答。

翻译

皇帝身边开启了华丽的府邸,天空中耸立着高峻的楼阁。 雀湖邻近月色明媚的清晨,钟山近在云雾缭绕的秋日。 北方的官员正在调整烛火,南方的宫殿中少有筹谋。 国家的版图怎能只是坐着镇守,百姓的安定需要清廉修身。 珍贵的书籍在仙山般的藏书之地聚集,丰富的册府中寻求篇章。 传授诗学深入探讨正体与变体,简约的史书编纂如同春秋。 我自谦才能低微,却有幸与有名望的官员高层次交往。 谈论王道和儒学有其法则,辩论中的胜利使世上无人能比。 简短的话语就能了解宋朝的情况,评判言论就能了解刘姓人物的情况。 一生都是为了报答君主,双鬓因国家的忧虑而变白。 亲近地坐在一起,清雅的言谈使烛光常留。 自惭才能不足,明亮的玉璧如何报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古楼宴集中的情景,通过对比南北官员的忙碌与清闲,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百姓福祉的关切。诗中“黄图宁坐镇,苍庶奠清脩”一句,既体现了对国家版图的坚守,也强调了清廉修身的重要性。后文通过对诗学和史学的探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尾处自谦与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忧虑的表达,都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