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行人子木使楚藩四首

天节下金门,皇情眷玉藩。 綵旒恭国典,珠匣惨王园。 孔树山朝色,鹥舆泉夜恩。 渚宫将楚挽,孝理佐弥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节:指使臣所持的符节,象征天子的命令。
  • 金门:古代宫门名,此处指朝廷。
  • 皇情:皇帝的情感或旨意。
  • 玉藩:对诸侯国的美称,比喻其地位尊贵如玉。
  • 綵旒(cǎi liú):彩色的旗子,古代用于仪仗。
  • 国典:国家的典礼或法典。
  • 珠匣:装饰有珠宝的匣子,此处可能指珍贵的礼物或文书。
  • 王园:指诸侯国的园林,也象征诸侯国本身。
  • 孔树:指孔子墓前的树,象征儒家文化。
  • 山朝:山间的早晨,此处可能指山中的景象。
  • 鹥舆(yī yú):古代一种轻便的车,此处可能指使臣的交通工具。
  • 泉夜:泉边的夜晚,此处可能指夜晚的宁静。
  • :恩惠,此处指皇帝的恩赐。
  • 渚宫:楚国的宫殿名,此处指楚国。
  • 楚挽:楚国的挽歌,象征哀悼。
  • 孝理:孝顺的道理,此处指儒家提倡的孝道。
  • 弥敦:更加深厚。

翻译

使臣手持天子的符节离开朝廷,皇帝的心意关怀着远方的玉藩。 彩旗庄严地执行国家的典礼,珠宝装饰的匣子在诸侯国园林中显得沉重。 孔子墓前的树木在山间的早晨显得格外苍翠,使臣乘坐的轻车在泉边的夜晚感受着皇帝的恩惠。 楚国的宫殿即将响起挽歌,而孝道的道理将在这里得到更加深厚的弘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使臣出使楚国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皇帝对诸侯国的关怀以及使臣的使命。诗中“天节”、“金门”、“玉藩”等词语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尊贵,而“綵旒”、“珠匣”则体现了国家典礼的隆重。后半部分通过“孔树”、“鹥舆”、“泉夜”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最后以“渚宫”、“楚挽”、“孝理”等词语,强调了使臣此行的文化使命和孝道的传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使臣出使的庄严与使命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