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病咏怀九首
相彼同生人,时芳共俄倾。
荣枯虽不齐,均此素秋殒。
贵贱何必殊,执之无留影。
所以达观流,彭殇归一轸。
骄人何好好,风波冒挥骋。
金玉靡有厌,冥酣溺无醒。
大期一朝来,何炎不销烬。
祸生自为胎,颓名谁与拯。
所贵素心者,逍遥寄肱枕。
旦夕无怔营,安安卧林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看,观察。
- 时芳:指美好的时光。
- 俄顷:短暂的时间。
- 荣枯:兴盛与衰败。
- 素秋:秋天,比喻生命的终结。
- 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此处比喻归宿。
- 彭殇:彭祖和殇子,分别代表长寿和短命。
- 挥骋:奔驰,自由行动。
- 靡:不。
- 冥酣:沉醉,沉迷。
- 大期:指死亡。
- 怔营:焦虑不安。
- 肱枕:以手臂为枕,形容安逸自在。
翻译
观察那些一同出生的人们,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虽然每个人的兴盛与衰败不尽相同,但最终都会在秋天这个象征生命终结的季节里消逝。无论贵贱,终究无法留下任何影子。因此,那些达观的人认为,无论是长寿的彭祖还是短命的殇子,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那些骄傲的人为何要如此自得,冒险在风浪中奔驰?对于金玉财宝,他们永远不会满足,沉醉于无休止的享乐中,不知清醒。但死亡终究会到来,没有什么热情不会被熄灭。灾祸是自己造成的,失去的名声又有谁能拯救?真正可贵的是那些心灵纯净的人,他们自在地生活,以手臂为枕,安逸地休息。早晚没有焦虑不安,安心地躺在林间的环境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达观生活态度的推崇。诗中,“荣枯虽不齐,均此素秋殒”一句,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暗示了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的哲理。后文通过对“达观流”和“素心者”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超脱物质欲望,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