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老君庙一首

伯阳怀大道,肖貌此山中。 七色瞻灵气,三元仰圣风。 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 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访。
  • 老君庙: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庙宇。
  • 伯阳:老子的字。
  • 肖貌 (xiào mào):相似的容貌。
  • 七色:指彩虹的七种颜色,这里比喻多彩多姿。
  • 灵气:超自然的力量或精神。
  • 三元:指天、地、人三者。
  • 圣风:圣人的风范。
  • 庭松:庭院中的松树。
  • 指树:可能指松树,也可能是比喻老子的教诲如树般稳固。
  • 殿像:庙宇中的神像。
  • (huǎ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犹龙:像龙一样,比喻老子的形象神秘莫测。
  • 关尹:古代官名,这里指老子。
  • 仙文:指道教的经典文献。
  • 讨穷:深入研究至极。

翻译

黄省曾拜访老君庙,心中感慨老子怀抱大道,其肖像在此山中。 七彩的光芒映照着灵气,三元世界都仰望着圣人的风范。 庭院中的松树仿佛是指引的树,庙宇中的神像模糊中似龙一般。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关尹那样,深入研究道教的经典至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老君庙的景象,如“七色瞻灵气,三元仰圣风”,展现了老子及其教诲的神秘与伟大。诗人通过“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这样的比喻,加深了老子形象的神秘感。结尾的“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则表达了诗人对深入研究道教经典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