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天竺寺分韵得壑字
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
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
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
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
更前二三里,五峰起参错。
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
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
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
老僧城中回,延登最高阁。
言言相慰藉,情况殊不恶。
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
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
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
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
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
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
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
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肩舆:轿子。
-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 ■㶁:水声,读作“guō”。
- 岳莲:山峰如莲花。
- 绀宇:佛寺。
- 丹雘:红色的涂饰。
- 跻扳:攀登。
- 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 踉跄:走路不稳。
- 雅怀:高雅的情趣。
- 煨:用微火慢慢地煮。
- 瀹:煮。
- 斋厨:寺庙的厨房。
- 夜分:半夜。
- 帘箔:帘子。
- 栖禅:在禅房中休息。
- 白衣人:指送酒的使者,这里可能指梦中的幻象。
- 晨钟:早晨的钟声。
- 羁人:被束缚的人。
- 颠倒:混乱。
翻译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与好友一同乘坐轿子出了西城门。曲折的小径旁松树环绕,水声潺潺流向山谷。我们走到水流的尽头,眼前是与佛国相违的美丽山景。山峰如莲花般倚天而开,青翠的小朵仿佛要飘落。下竺和中竺相距咫尺,紧密相连。上竺还在视线中,白云飘渺。再往前走二三里,五个山峰错落有致。佛寺敞开其中,紫翠色的建筑映衬着红色的涂饰。我们诚心礼佛,探索奇景的兴致随之而起。攀登至半山腰,有一个亭子颇为幽静开阔。稍作休息,暮色中烟雾从草木丛中升起。有人说林中有虎,听到的人都感到惊恐。我们急忙回身,高雅的情趣转为萧索。一位老僧从城中回来,邀请我们登上最高的阁楼。他安慰我们,情况并不糟糕。开炉慢慢煮着大瓶中的食物,自己取来好茶煮沸。清新的食物来自寺庙的厨房,也稍微品尝了酒。谈话一直持续到半夜,斜月照射在帘子上。在禅房中的七尺床上,舒适地伸展着脚。身体安逸,梦境也方便,逍遥自在于广阔之中。似乎看到了送酒的白衣人,早晨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我。自嘲被名利所束缚,感觉自己比被捆绑还要难受。起床后万般思绪涌上心头,衣服也穿得颠三倒四。留下诗句感谢老僧,并约定再次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历山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禅意生活的和谐统一。诗中,“岳莲倚天开”等句生动描绘了山景的壮美,而“栖禅七尺床”等句则传达了禅修的宁静与自在。结尾处的自嘲与留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也体现了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游历山水的雅致与禅修生活的恬淡。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
邓林的其他作品
- 《 馀姚访陈司封即席赋二律 》 —— [ 明 ] 邓林
- 《 南宁傅同知望云思亲二首 其一 》 —— [ 明 ] 邓林
- 《 题四景画 》 —— [ 明 ] 邓林
- 《 壶山读书岩二首为庠友梁柱赋 》 —— [ 明 ] 邓林
- 《 游虎跑泉分韵得上字 》 —— [ 明 ] 邓林
- 《 古冈发舟亲友联帆一程至十二矶头痛饮而别余抵大庾岭寄诗谢之 》 —— [ 明 ] 邓林
- 《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 —— [ 明 ] 邓林
- 《 君马黄 》 —— [ 明 ] 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