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真率会诗

· 杨荣
每念耆年洛社英,合欢此日见高情。 生来已幸逢昌运,老至还欣际圣明。 视草金銮恩独厚,论文玉署兴逾清。 乞归未遂春将半,拟奉鸾舆出省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耆年:qí nián,指年老的人。
  • 洛社:指洛阳的文人团体。
  • 合欢:指聚会欢乐。
  • 昌运:指国家的繁荣昌盛。
  • 圣明:指英明的君主。
  • 视草金銮:指在金銮殿上审阅奏章。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的机构。
  • 乞归:请求退休回家。
  • 鸾舆:指皇帝的车驾。
  • 省耕:指皇帝亲自巡视农田,了解农耕情况。

翻译

每每想起那些年迈的洛阳文人团体的英才,今日的聚会更显深情厚谊。 我生来有幸逢上国家的繁荣昌盛,老来还能欣逢英明的君主。 在金銮殿上审阅奏章,感受到特别的恩宠,与同僚们在翰林院讨论文学,兴致更加清新。 虽然请求退休未获批准,春天已过半,但我仍打算陪同皇帝的车驾去巡视农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时期仍能参与国家大事的自豪与感激。诗中,“耆年洛社英”与“合欢此日见高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文人团体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聚会欢乐的珍视。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君主英明的庆幸,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重要职责和清新的文学讨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能退休的遗憾,但仍愿意陪同皇帝巡视农田,显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农耕的重视。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