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八景居庸叠翠

· 杨荣
一派清泠螮蝀悬,涵云浴雾自年年。 声回晓阙鸣清佩,影落秋崖湿紫烟。 石罅转来幽㵎里,瑶池分出御桥前。 汪洋长比恩波阔,万古东流会百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螮蝀 (dì dōng):古代对彩虹的别称。
  • 涵云浴雾:形容水气弥漫,如同云雾被水所包容和沐浴。
  • 晓阙:指皇宫的早晨。
  • 清佩:清脆的玉佩声,比喻水声。
  • 秋崖:秋天的山崖。
  • 紫烟:紫色的雾气。
  • 石罅 (shí xià):石头的裂缝。
  • 幽㵎 (yōu jiàn):幽深的水沟。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仙境。
  • 御桥:皇家桥梁。
  • 汪洋:形容水域广阔无边。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 百川:众多河流。

翻译

一道清澈的彩虹悬挂天际,它年复一年地包容云雾,沐浴其中。 清晨,它的声音回荡在皇宫,如同清脆的玉佩鸣响; 它的影像落在秋天的山崖,湿润了紫色的雾气。 水从石缝中转来,流入幽深的水沟; 又在御桥前,仿佛从瑶池中分流出。 它的广阔如同皇帝的恩泽,无边无际; 万古东流,汇聚了百川之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京师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螮蝀悬”、“涵云浴雾”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彩虹的美丽与水气的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后文通过“晓阙鸣清佩”、“秋崖湿紫烟”等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皇家气象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皇恩浩荡的颂扬。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杨荣高超的艺术造诣。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