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谈偏髯老仙者一首

太白峡里偏髯翁,灵踪难觅栖真处。 高坛黄石为故人,古岳青松是年岁。 绿鬓能经沧海枯,红颜常使青春驻。 我亦餐霞牧羊者,何时挈向云途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偏髯翁:指传说中的仙人,以其胡须偏斜而得名。
  • 灵踪:仙人的踪迹。
  • 栖真处: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高坛黄石:指传说中的黄石公,是道教中的神仙。
  • 古岳青松:指古老的岳山和常青的松树,象征长寿和不朽。
  • 绿鬓:指黑发,比喻年轻。
  • 沧海枯:比喻时间的漫长和事物的变迁。
  • 红颜:指美丽的容颜。
  • 青春驻:保持青春不老。
  • 餐霞:指修炼仙法,吃云霞以延年益寿。
  • 牧羊者:指修炼者,比喻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生活的人。
  • :带领。
  • 云途:指仙人飞升的道路。

翻译

在太白峡中传说有一位偏髯的仙翁,他的灵迹难以寻觅,居住在真正的仙境之中。高高的坛台上,黄石公仿佛是他的故友,古老的岳山和青翠的松树见证了他的岁月。他那绿色的鬓发能够经历沧海的干涸,他那红润的容颜常保青春不老。我也是一个修炼仙法,过着简朴生活的牧羊人,何时能被带领走上那仙人飞升的云途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通过“偏髯翁”、“高坛黄石”、“古岳青松”等意象,诗人构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仙境,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向往。诗中的“绿鬓能经沧海枯,红颜常使青春驻”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仙人永葆青春的神奇能力。结尾处的“我亦餐霞牧羊者,何时挈向云途去”则流露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深切愿望,以及对仙人引领自己进入仙境的期盼。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