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堂为吕尚书题

· 杨荣
名家本出蓝田裔,积善生公庙廊器。 堂中列鼎奉慈亲,膝下联芳见诸弟。 公昔家居侍母傍,朝朝暮暮在高堂。 清觞潋滟蚁浮蜡,綵服连翩雁作行。 自从致身事明主,一片丹心誓相许。 晨趋双阙列朝班,夕望孤云忆慈母。 昨者承恩昼锦还,拥盖持麾西入关。 咨询到处尽臣职,拜舞喜得瞻亲颜。 春晖煜煜联华萼,鹤发庞眉宛如昨。 埙篪迭奏承亲欢,自古天伦有真乐。 知公禄养荣且丰,寿富康宁谁与同。 作诗愿颂君陈美,芳声永世垂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廊器: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才。
  • 列鼎:古代贵族家中陈列的鼎,象征富贵。
  • 潋滟: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这里指酒杯中的酒液。
  • 蚁浮蜡:形容酒杯中的酒液像蚂蚁浮在蜡上,比喻酒液的清澈。
  • 綵服: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雁作行:像雁群飞行的队形,比喻整齐有序。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楼阁,代指朝廷。
  • 昼锦还:指官员衣锦还乡,即功成名就后回到故乡。
  • 拥盖持麾:手持旗帜,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 鹤发庞眉:形容老人的白发和宽阔的眉毛。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禄养:指官员的俸禄和养家糊口的能力。
  • 君陈美:指对君主的赞美。

翻译

这首诗赞颂了吕尚书的家族背景和孝顺美德。诗中提到,吕家本是蓝田的名门望族,积善之家生出了吕尚书这样的朝廷重臣。他在家中陈列着象征富贵的鼎,奉养着慈爱的母亲,同时他的兄弟们也都很出色。吕尚书在家时,日夜侍奉母亲,家中充满了欢乐和和谐。自从他投身朝廷,忠诚于明主,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忙碌和思念。最近,他荣归故里,带着荣耀和威严回到家乡,尽职尽责地咨询民情,同时欣喜地再次见到母亲。家中春光灿烂,兄弟和睦,音乐和谐,这是真正的家庭快乐。诗的最后,祝愿吕尚书享受丰厚的俸禄和家庭的幸福,他的美德将被永远传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吕尚书家族背景和个人品德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士大夫的家庭伦理观念和政治理想。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列鼎”、“潋滟蚁浮蜡”等,形象地描绘了吕家的富贵和吕尚书的孝顺。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吕尚书忠诚于国家和家庭的敬佩,以及对他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