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为王学士题

· 杨荣
君子尚贞白,尘累皆弃捐。 寸心何所似,璧月澄深渊。 一从辞故乡,高步青云边。 鸣环侍銮坡,俨若瀛洲仙。 岁月忽如流,华发今垂肩。 兴言思旧林,彷佛潇湘川。 万竹密如箦,下有石涧泉。 图之当座隅,抚玩心所怜。 亭亭立苍玉,湛湛涵清涟。 对此足自适,高歌淇澳篇。 永言保贞操,勿渝金石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贞白:指纯洁清白的品质。

弃捐:抛弃,丢弃。

璧月:圆月的美称,形容其如璧玉般圆润明亮。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箦(zé):竹席,这里形容竹子密集如席。

淇澳:古代地名,这里指代美好的地方。

翻译

君子崇尚纯洁清白的品质,抛弃尘世的累赘。 他的内心像什么呢?就像璧玉般的圆月在深渊中澄澈。 自从离开故乡,他高步走在青云之上。 身着华丽的服饰侍奉在銮坡,仿佛成了瀛洲的仙人。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如今华发已垂肩。 心中思念旧时的林园,仿佛看到了潇湘的美景。 万竹密集如竹席,下面有石涧流淌的清泉。 将这景象画在座旁,观赏时心生怜爱。 亭亭玉立的苍竹,清澈的水波中涵养着清涟。 面对这样的景致足以自得其乐,高声歌唱关于淇澳的美好篇章。 永远保持贞洁的操守,不要改变如金石般坚定的意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君子高尚的品质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璧月澄深渊”、“万竹密如箦”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君子内心的清澈与自然的宁静。结尾处强调“永言保贞操,勿渝金石坚”,更是对君子品质的坚定承诺,展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坚持和赞美。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