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舒州山水呈昌叔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栗留:即黄鹂。
  • 符鸠:鸟名。
  • 荡涤:冲洗,清除。

翻译

山下边有鸣叫着的黄鹂鸟在飞翔,溪边上有白符鸠在饮水啄食。不知这个地方对于你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有他人来接替我的喜爱呢。尘世生活不必费心去清洗,世间的风云变幻只如同飘浮一般。相互看着头发都秃了也没有回去的办法,梦到在东南一方自己就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述了舒州山水间活跃的鸟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后几句则转而抒发感慨,表达了对尘世生活以及个人处境的思考和无奈。诗中既有对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有对人生漂泊不定、难以掌控的感慨。整体风格较为深沉,通过对山水和心境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