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

病与衰期每强扶,鸡壅桔梗亦时须。 空花根蒂难寻摘,梦境烟尘费扫除。 耆域药囊真妄有,轩辕经匮或元无。 北窗枕上春风暖,漫读毗耶数卷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衰期:**指衰老之年。
  • **鸡壅(yōng)桔梗:**鸡壅,即鸡头米,一种中药;桔梗,也是常见的中药材。这里代指治病的中药。
  • **空花:**佛教用语,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 **耆(qí)域:**古代天竺国(今印度)的神医。传说他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耆域药囊”,表示起死回生的神奇药囊,这里怀疑其有无。
  • **轩辕经匮:**轩辕,即黄帝,传说黄帝曾著医书。经匮,指存放经书典籍的柜子。这里“轩辕经匮”代指黄帝所传的医术,认为有些可能本来就不存在。
  • **毗耶:**即《维摩诘经》,佛教经典。该经着重讨论通达佛道、解脱烦恼的义理,宣扬小乘中佛性的普及和不二法门的至上性等。

翻译

病情缠身又处于衰老时期,每一次行动都要勉强支撑着身体,鸡壅、桔梗这些中药也是时常需要。虚幻事物的根源难以找寻摘取,梦境里的杂乱如烟尘般需要费力扫除清理。耆域那些神奇的药囊是真有还是假有呢,黄帝所传下的医经说不定原本就不存在。北窗之下,躺在枕上感受着春风的温暖,随意地阅读几卷《维摩诘经》。

赏析

这首诗以病体为背景起笔,诗人处在病中与衰老之际,连日常行动都需强撑,药物成为生活所需,真实地展现了他年老体衰的状态。颔联中,“空花根蒂”“梦境烟尘”通过具体意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生虚幻不实、诸多烦恼侵扰的感慨,隐含着对尘世虚妄的思考。颈联借质疑耆域的药囊、轩辕的经匮,体现出诗人对所谓神妙济世手段的怀疑态度,增添了哲学思辨色彩。尾联笔锋一转,描绘出北窗之下,诗人在春风中闲适读经的画面,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烦恼、在精神世界中寻找安宁的态度。整首诗情感从现实的无奈到对虚幻与真谛的思考,最后归于一种平和超脱,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在遣词造句上古朴凝重又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