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祠堂

汉庭来见一羊裘,默默俄归旧钓舟。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 羊裘:羊皮做的衣服。
  • 磻(pán)溪:相传是姜子牙垂钓之处。

翻译

汉朝廷中出现一位身着羊裘的人,他默默地很快又回到了那旧日的钓舟上。其行迹好似在磻溪垂钓的姜尚是有所等待,世上没有西伯那样的人便不可能将他挽留。坎坷艰难的冯衍最终还是被罢黜,孤寂落寞的桓谭其主张也不被采用。那勺子般大的水域并非是能钓到鳣鲔的地方,将自身放置在广阔的沧海中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严光的感慨和思索。诗中通过严光的事迹,联想到历史上一些有才能却不得志的人物,如冯衍、桓谭等,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机遇和选择的思考。同时借严光回归钓舟,暗示在不合适的环境中没必要强求,而应追求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从意境上看,诗中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言语精炼而富有深意。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