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晓望

钟晓低残月,春光满板桥。 水流溪梦断,烟入鸟声消。 短草未成色,长杨始着条。 微茫村陌迥,客影去迢迢。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晓:报晓的钟声。
  • 残月:将落的月亮。
  •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 溪梦:溪流如梦般的意境。
  • (jiǒng):遥远。

翻译

报晓的钟声在低沉地响着,天边还挂着一弯残月,春天的光景布满了木板桥。水流潺潺,那如梦境般的溪流意境被打断,烟雾迷蒙,鸟儿的叫声也渐渐消失。短草还没有完全长成绿色,高大的杨树才开始长出枝条。模糊不清的乡村小路伸向远方,客人的身影在这遥远的地方渐渐远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清晨的景象,通过对钟声、残月、春光、板桥、水流、烟雾、鸟声、短草、长杨以及村陌、客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朦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的首联“钟晓低残月,春光满板桥”,以钟晓和残月点明时间是清晨,同时用“满”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光的无处不在。颔联“水流溪梦断,烟入鸟声消”,通过对水流和烟雾的描写,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氛围,增添了一些动态感。颈联“短草未成色,长杨始着条”,细致地描绘了初春时节草木的生长状态,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尾联“微茫村陌迥,客影去迢迢”,则将视线转向远方,以模糊的乡村小路和渐行渐远的客人身影作结,给人以一种悠远、寂寥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释今严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