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
绝笔仍生笔,我其狂也愚。
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
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笔:本指停笔,不再写作,此处指生命将尽之时仍在写作。(注:“绝”读“jué”)
- 儿啼:孩子的哭声,此处可能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 叶不止:树叶不停地飘落,可能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血出石:石头上出现血迹,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暗示遭受的苦难或痛苦。
- 虫豸(zhì):指小虫。
- 鹧鸪(zhè gū):鸟名,古人常借其表达思乡之情或游子的漂泊之感。
- 鬓丝:两鬓的头发。
翻译
在生命将尽之时我仍然拿起笔,我是如此的狂妄和愚蠢啊。 孩子们哭泣着,树叶不停地飘落,石头上出现血迹,它又有何罪过呢? 把自己的手臂等同于小虫,将家托付给鹧鸪(意味着漂泊无依)。 两鬓的发丝仿佛听到了鬼哭的声音,不必再去责怪头发为何变白了。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悲哀和无奈的情绪。诗人在生命的末期,仍然坚持写作,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甘和对生活的执着。诗中通过“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等描述,展现了生活的困苦和苦难的无奈。“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渺小和漂泊命运的感慨。最后,“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命运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意境悲凉,语言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