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与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马怀玉集李伯承馆时还宰新喻得天字

· 谢榛
禁苑高楼动霁烟,玉盘生菜感流年。 吴歌晚聚江南客,邹律春回冀北天。 久别共嗟饶素发,相逢能醉几芳筵。 柳条渐长应攀折,又向官河送楚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禁苑(jìn yuàn):帝王的园林。
  • 霁烟(jì yān):雨后的烟雾。
  • 玉盘生菜:立春日吃生菜的习俗,这里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流年:流逝的时光。
  • 吴歌:吴地的歌曲。
  • 邹律:战国齐人邹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后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春风。
  • 冀北:古代冀州的北部,泛指北方地区。
  • (jiē):叹息。
  • :多。
  • 素发:白发。
  • 芳筵:美好的筵席。
  • 官河:运河。

翻译

在帝王园林的高楼上,雨过天晴烟雾飘动,看着玉盘里的生菜,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 吴地的歌声在傍晚时分汇聚着江南的客人,邹律般的春风让北方的天空迎来了春天。 长久分别后大家都叹息着增多的白发,相逢时能在这几桌美好的筵席上尽情醉酒。 柳条渐渐变长应该攀折了,又要在运河边送那楚地的船只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立春日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禁苑高楼的景象和玉盘生菜,抒发了对流年的感慨。颔联以吴歌和邹律来表现地域特色和春天的气息,江南客的相聚和北方春天的到来,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比和呼应。颈联则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情感,大家都为岁月流逝而长出的白发叹息,同时也在筵席上尽情畅饮。尾联以柳条渐长应攀折的描写,暗示了离别之情,又向官河送楚船,再次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