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月:皎洁的月亮。(“华”,读音:huá)
- 翠裘:用翠羽制作的裘衣,这里指华贵的衣物。
- 江汉:长江和汉水。
- 黄龙塞:古代的边塞名,泛指北方边疆。
- 征夫:出征的人。
- 丹凤城:京城的代称。
- 词客:擅长文词的人,这里指参加宴会的文人。
- 耽:沉溺,爱好。
-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一种弦乐器。
- 伊州:唐代的曲调名。
翻译
皎洁的月亮挂满天空,正是登楼赏月的好时候,我坐在高楼之上,身着华贵的衣物,倚着高寒之处。长江和汉水先泛起了如同千里雪浪般的波涛,桂花香飘,万山都沉浸在秋天的氛围中。在黄龙塞上,出征的人留下了思乡的泪水;在京城中,少妇们心中充满了忧愁。文人墨客们共同沉醉于今夜的美酒,随意弹奏着瑶瑟,吟唱着伊州曲。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景为背景,描绘了不同场景下人们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满空华月和登楼揽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高远的氛围。“江汉先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这两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江汉的波涛和桂花的香气,富有意境。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黄龙塞上征夫的思乡之泪和丹凤城中少妇的忧愁,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分离之苦。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文人墨客们在中秋之夜饮酒作乐、弹奏歌唱的情景,与前面的悲伤情感形成对比,也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心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