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太仆熙伯视马畿内

· 谢榛
司驭巡畿甸,飞旌指戍楼。 共传天马异,宁复大宛求。 月照昆吾冷,风生苜蓿秋。 张衡有词赋,独系汉家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驭:管理车驾的官员。“驭”(yù)
  • 畿甸:京城地区。“畿”(jī)
  • :旗子。“旌”(jīng)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昆吾:山名。
  • 苜蓿:一种植物,这里指苜蓿地。“蓿”(xu)

翻译

管理车驾的官员巡视京城地区,飘动的旗子指向边防的戍楼。 人们都说天马奇异,难道还需要去大宛寻求吗? 月光照在昆吾山上,透出清冷,秋风吹过苜蓿地。 张衡有着词赋才华,一心牵挂着汉家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太仆巡视马政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司驭巡畿甸,飞旌指戍楼”,展现了官员出巡的威严和职责。颔联“共传天马异,宁复大宛求”,强调了本地马的优秀,暗示不必再去远方寻求良马。颈联“月照昆吾冷,风生苜蓿秋”,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昆吾山和秋风中的苜蓿地,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巡视的环境。尾联“张衡有词赋,独系汉家忧”,以张衡作比,表达了对张太仆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张衡一样,心怀国家之忧。整首诗意境苍凉,寄托了诗人对国家马政的关注和对官员的期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