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不极:望不到尽头。
- 鸿:大雁。
- 岭:山岭。
- 夕阳尽: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消失。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
- 寒色:给人以寒冷感觉的景色。
- 芦笳(jiā):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芦苇制成,此处代指军号。
- 亭堠(hòu):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的岗亭、土堡。
- 羽檄(xí):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翻译
我登上高处远望,看不到尽头,天边有一只大雁飞过。 无数山岭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暗淡,孤立的城池充满了寒冷的气息。 军号声在各个岗亭中回荡,紧急的军事文书正迅速越过关河。 我遥想在边疆的战士们,在严寒的霜雪中正手持兵器守卫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榆林城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边疆战士的思念和敬意。诗的首联通过“凭高望不极,天外一鸿过”,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颔联“万岭夕阳尽,孤城寒色多”,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山岭的苍茫和城池的孤寂寒冷,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颈联“芦笳满亭堠,羽檄度关河”,则通过描写军号声和军事文书的传递,表现出边疆战事的紧张。尾联“遥忆龙庭士,严霜正荷戈”,诗人遥想边疆的战士们在严寒中守卫边疆,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关怀之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情感真挚,将边疆的景色与战士的形象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战士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