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岑寂(cén jì):寂静。
- 疏懒:懒散。
- 瑩(yíng):光洁透明,此处指心灵纯净。
- 磬(qìng):佛教法器,形状像钵,用铜铁铸成。
翻译
在郊外居住,颇为寂静,这种疏懒的状态与我愚拙的性情相契合。雨过后,茅屋中透着凉爽,蝉儿鸣叫,夜晚的山峦显得格外宁静。这样静静地坐下来,心中的尘世杂念都空了,才开始感觉到心灵的源头变得纯净。月亮出来的时候,打柴和放牧的人回来了,松风之声应和着清脆的磬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郊外居住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首联点明了郊居的环境和自己的性情,“颇岑寂”写出了郊外的寂静,“疏懒谐愚性”则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慵懒状态的接受和适应。颔联通过“雨过”“蝉鸣”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和清凉。颈联则写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尘世的烦恼消失,心灵变得纯净。尾联以“月出”“樵牧还”“松风”“清磬”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