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井
灵源泄阴岑,古甃涵清樾。
波涛逗海眼,疏凿当山骨。
阴凝龙蛇气,冷浸鼋鼍窟。
馀润滋稻粱,清凉飒毛发。
岂知陵谷移,泉源有壅遏。
非无涓滴流,竟为沙泥汨。
莓苔空青青,蛙黾日相聒。
辘轳卧枯桐,回首肠内热。
况当朱鸟中,炎风驱旱魃。
我圃就焦枯,嘉蔬几生活。
凭轩望云南,神物竟寥阔。
安得神禹功,于焉引溟渤。
当令颠崖人,自此无饥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源:指水源,有仙灵之气的水源。
- 阴岑(yīn cén):阴暗的山岑。
- 甃(zhòu):井壁。
- 樾(yuè):树荫。
- 逗:引。
- 海眼:泉眼,古人认为泉眼通海,故称。
- 疏凿:疏通开凿。
- 阴凝:阴凉凝聚。
- 鼋鼍(yuán tuó):大鳖和扬子鳄。
- 陵谷移:高山变为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壅遏(yōng è):堵塞。
- 汨(gǔ):扰乱。
- 莓苔:青苔。
- 黾(měng):金线蛙。
- 聒(guō):声音吵闹,使人厌烦。
- 辘轳(lù lu):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 朱鸟:指南方,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
- 旱魃(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翻译
仙灵的水源从阴暗的山岑泄露出来,古老的井壁包含在清荫之中。 波涛引向泉眼,在山骨之处进行疏通开凿。 阴凉凝聚着龙蛇的气息,寒冷浸润着大鳖和鳄鱼的巢穴。 多余的水滋润着稻谷高粱,清凉的气息让毛发都感到清爽。 哪里知道世事变化,泉源竟然被堵塞了。 不是没有一点一滴的水流,却最终被沙泥扰乱。 青苔徒然长得青青葱葱,青蛙和金线蛙每天相互吵闹。 辘轳躺在干枯的桐木上,回首往事心中感到炽热。 何况正当南方炎热之时,炎热的风驱赶着旱魃。 我的园圃面临着焦枯,上好的蔬菜几乎难以存活。 靠着栏杆望向云南方向,神奇的事物竟然如此寥阔。 怎样才能得到大禹的功绩,在这里引来大海的水。 应当让那些处于悬崖困境的人,从此不再遭受饥渴之苦。
赏析
这首诗以废井为主题,描绘了井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井曾经的美好,水源灵秀,井水清凉,对周围的农作物有着重要的滋润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变迁,泉源被堵塞,井水干涸,废井周围变得荒芜,只有青苔和蛙声相伴。诗人通过对废井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同时,诗中提到在炎热干旱的季节,园圃焦枯,蔬菜难以存活,进一步强调了水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有像大禹一样的功绩,引来水源,解决人们的饥渴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对废井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