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方晦叔书院

· 谢榛
蝉咽高枝秋满城,当轩松桂助幽情。 地开清沼月相映,石作孤峰云自生。 醉后转多忧国思,病来偏得著书名。 讵凭狗监吹嘘力,献赋于今陋马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蝉咽(yè):指蝉的鸣叫声幽咽。(“咽”在这里读作“yè”,声音哽塞低沉的意思)
  • 幽情:深远或高雅的情思。
  • 讵(jù):岂,表示反问。
  • 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这里指推荐人才的人。
  • 吹嘘:这里指推荐、赞扬。
  • 马卿:指司马相如,字长卿,汉赋大家,曾因狗监杨得意的推荐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翻译

秋蝉在高枝上幽咽鸣叫,整个城都沉浸在秋天的氛围中。当窗的松树和桂树更增添了幽深的情趣。 地上开挖出清澈的池塘,与明月相互映照;石头堆成孤独的山峰,云朵自然升腾。 酒醉之后,心中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之思;生病以来,反而能够专心著书立说。 岂能凭借推荐人的赞扬之力,如今我献赋的才能也不比司马相如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书院的景色,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心境和思考。首联通过描写秋蝉和松桂,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颔联描绘了清沼映月、孤峰生云的景象,增添了自然的美感。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在酒醉和病中的心境变化,忧国思和著书名形成一种对比,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学问的追求。尾联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同时也暗含着对当时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内涵的作品。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