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山:山名,在今江苏常熟西北。
- 积翠:形容山峦绿色浓郁,好像堆积起来一样。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 井屋:农家的屋舍。
- 秋暝(míng):秋天的傍晚。
- 江堑(qiàn):指长江。堑,防御用的壕沟,这里形容长江的险要。
- 苏台:即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
翻译
虞山浓郁的翠色横亘在东海之畔,山上有一座高耸的极目亭。 农家的屋舍中传出鸡鸣声,穿透清晨的雾气,石潭中龙的影子在秋天的傍晚中落下。 风儿回旋,长江的江面上飞起白色的波涛,天空映照着姑苏台,远处的树木显得青翠。 哪里是言公遗留的故宅呢? 画桥绿巷,让人眼前格外清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虞山极目亭及其周围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壮阔而又秀丽的山水画卷。诗的首联写虞山的翠色和极目亭的高耸,为全诗奠定了宏伟的基调。颔联通过鸡鸣和龙影,将乡村的宁静和神秘的氛围表现出来,同时“穿晓雾”和“落秋暝”的描写,增添了时间的层次感。颈联中“风回江堑飞涛白”写出了长江的汹涌澎湃,“天入苏台远树青”则展示了远处景色的青葱美好,一近一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以寻找言公故宅作结,“画桥绿巷眼偏醒”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