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伯颖元帅宅题云林茆屋图

· 蓝智
高堂华烛延宾客,叠嶂层崖写秋色。 五老天寒楚树青,九疑日暮湘云白。 茆屋溪头何处村,长林无人啼鸟闻。 岚侵山市昼冉冉,叶坠霜野晴纷纷。 清夜高城雷雨作,将军置酒相娱乐。 月黑蛟龙起洞潭,山荒虎豹依丛薄。 少年爱画颇入神,时危思与烟霞亲。 故园不归湖上宅,春树长忆江东人。 我本东门饭牛者,短衣破帽南山下。 惊看戎马扰边疆,甘与渔樵放中野。 将军黄金双虎符,临边自合思捐躯。 两淮氛祲尚满眼,明堂梁栋须人扶。 酒酣起舞心激烈,木末悲风动萧瑟。 雪尽蓬莱春正深,麟阁丹青纪勋业。 梯山航海趋皇都,修文偃武歌唐虞。 一丘一壑尚可得,为君重赋云林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烛:光彩映照的蜡烛。
  • 叠嶂:重叠的山峰。嶂(zhàng)。
  • 层崖:高崖。
  • 五老:庐山五老峰。
  • 九疑: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疑(yí)。
  • 茆屋:茅屋。茆(máo)。
  • :山里的雾气。
  •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
  • 烟霞:泛指山水、自然景色。
  • 氛祲:指预示灾祸的云气。祲(jìn)。
  •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右半留中央,左半授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
  • 麟阁:汉代阁名,供奉功臣。

翻译

高大的堂屋里烛光闪耀,宴请宾客,重重叠叠的山峰和高崖描绘出秋天的景色。 天气寒冷,楚地的树木依然青翠,五老峰耸立;傍晚时分,九疑山的上空湘云洁白。 在溪边的哪个村落有座茅屋,茂密的树林中无人,只听见鸟儿的啼叫声。 山中的雾气侵袭着山市,白昼缓缓移动,树叶坠落在秋霜覆盖的旷野上,纷纷扬扬。 清静的夜晚,高大的城墙上雷雨交加,将军置办酒席,一同娱乐。 月亮被乌云遮住,蛟龙从深潭中腾起,山中荒凉,虎豹依靠在丛生的草木中。 少年时喜爱绘画,颇为传神,时势危急,便想与山水自然亲近。 故乡的家园回不去,那湖边的住宅空留,春天的树木让人长久地思念着江东的人。 我本是在东门喂牛的人,穿着短衣,戴着破帽,住在南山之下。 惊讶地看到兵马扰乱边疆,甘愿与渔夫樵夫在乡野中自在生活。 将军拥有黄金打造的双虎符,面临边疆战事,自然应该想着为国捐躯。 两淮地区灾祸的云气还弥漫着,朝廷的殿堂需要人来支撑。 喝酒到尽兴时起身舞蹈,心情激昂,树梢上悲凉的风声吹动,一片萧瑟。 积雪消融,蓬莱的春天正深,麒麟阁上的丹青将记载功勋伟业。 翻山越海赶赴皇都,修习文教,停止武事,歌颂唐尧虞舜的太平盛世。 一处山丘一条沟壑尚且能够得到,为您再次创作这幅云林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宴会上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时势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如“叠嶂层崖写秋色”“茆屋溪头何处村”等,展现出秋景的美丽与宁静;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如“惊看戎马扰边疆”“两淮氛祲尚满眼”,表达了对边疆战乱和灾祸的忧虑。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如“时危思与烟霞亲”“甘与渔樵放中野”,表现出在时势艰难时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将军黄金双虎符,临边自合思捐躯”则体现了对将军保家卫国的期望。整首诗意境丰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