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岱”读音为“dài”。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这里指骑着骢马的人,暗指监察官员。“骢”读音为“cōng”。
- 杖屦:手杖和鞋子,这里指代交往、走动。“屦”读音为“jù”。
- 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 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以智慧和品德高尚著称。
翻译
清冷的霜降临在海岱之地,春天来到了我这乡野之人的身边。 骑着青白色马的监察官员今日奔劳,百姓们盼望这是一个丰收之年。 旧时的朋友仍旧相互来往,悠远的思绪各自飞向天边。 我想问一问齐地的风俗,有谁能像鲁连那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谢榛对刘监察质卿寄诗的回应。首联通过描写清霜降临海岱,春天到来,营造出一种时节转换的氛围。颔联提到骢马(暗指监察官员)的劳顿和百姓对丰收年的期望,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颈联叙述旧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思绪,展现出友情和内心的思考。尾联以询问齐地风俗中谁似鲁连作结,可能是在探讨当地是否有像鲁连那样的高尚之士,也可能是在表达对高尚品德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游黄花山 》 —— [ 明 ] 谢榛
- 《 秋夜张太史仁伯宅留别得情字 》 —— [ 明 ] 谢榛
- 《 达摩洞 》 —— [ 明 ] 谢榛
- 《 十六夜同南庵翁游昭觉禅院醉笔漫书 》 —— [ 明 ] 谢榛
- 《 晚登洛阳城西望灵宝寄怀许太守令夫 》 —— [ 明 ] 谢榛
- 《 秋夜闻笛 》 —— [ 明 ] 谢榛
- 《 吴太守明乡入觐见访时客晋赋此奉答 》 —— [ 明 ] 谢榛
- 《 送圣甫之巴东兼讯唐兵宪 》 —— [ 明 ] 谢榛